2024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大局,持续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活动,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和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在“优服务、促发展”上见行见效,在“守底线、保安全”上发功发力,在“提质量、强监管”上落细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县新发展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4327户,其中新登记企业948户、农业专业合作社16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363户,通讯报道被各级媒体采用140多篇。
1.主动作为,着力办好民生实事。针对群众屡次反映西埔中心市场个别商户存在“鬼秤”问题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明显问题,及时将这两个问题列为2024年“点题整治”重要内容,组织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对西埔中心市场巡查检查19场次,检查760多台次电子计量秤,现场纠正计量不规范行为48户次,立案查处计量违法案件14起,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督促各农贸市场设置公平秤,方便消费者复秤和维权。其次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20多人次,监督检查学校食堂300多家次,排查问题线条(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立案查处学校食堂违法案件5起,罚没1.9万元,并向纪委监委部门移交问题线.提质增量,切实加强知产工作。
一是发明专利授权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县有效发明专利110件,今年新授权发明专利1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48件,增长率41.18%。二是健全维权组织机构。成立“东山县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挂牌于东山县质量计量检验检测所;在东山县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派驻东山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调解室,并进行司法备案。三是知识产权工作凸显成效。推进专利质押工作,指导海骑士、福勇、中港3家企业通过质押专利转化高价值发明专利10件,贷款2556万元;“东山鲍鱼”地理标志商标授权许可10家市场主体,已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
《东山县推出法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东山县强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提升经营主体办事便利度》,被市发改委选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一是通过跨部门业务协同、优化服务流程、数据信息共享,通过全方面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企业开办环节由2个精简为1个,减少申请材料2份,平均办理时限由1个工作日压缩为即来即办,服务效率提升90%。二是以便捷、精简、高效为导向,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并积极地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互通互认,为经营者营造更高效的办事环境,截至目前,共有739家个体工商户领取电子营业执照。
一是开展企业开办线上线下“双轨”服务,继续深化“证照分离”工作和抓好市场监管领域“一照多址”改革。今年共受理企业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企业个体变更注销等10925件,按时办结率100%。二是抓好登记数据质量提升,加强与县审改办、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沟通,积极努力配合做好市场主体上报问题线索宣传引导工作。截至目前,市场准入壁垒主动处置1例,市场主体参与破除1例。
三是全力以赴做好企业年报工作,今年年报企业5991户,年报率99.77%,全市排列第三名。2.
守牢底线,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开展各类培训教育16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834批次,检测不合格37批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28起,罚没款98.14万元。其中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案件2起,罚没款25.07万元。加强药械安全监管。集中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各项专项整治,有序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品质差反应监测工作,目前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33例,医疗器械品质差事件104例,化妆品不良反应26例。今年共查办医疗器械案件4起,药品案件6起,罚没款11.5万元。加强特定种类设备安全监管。根据市局和县安委办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特种设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等特定种类设备专项行动。检查使用单位229家次,督促隐患整改闭环57条,立案5起,罚没款21.3万元。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查生产流通领域企业、个体商家230家次,抽检成品油、燃气具等产品计34批次,检测不合格1批次。3.重拳出击,切实加强行政执法。
继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从传统监管向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方式转变,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体系。同时,市场安全监管也将全面加强,确保食品、药品、农畜产品、工业产品等重要民生商品实现抽检全覆盖,特定种类设备、危险化学品监管不留死角。此外,还将着力打击假冒伪劣、非法传销、哄抬物价、欺行霸市、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在新的发展阶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线上和线下市场并行,人民群众对消费安全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因此,必须与时俱进,不停地改进革新监管方式、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建立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市场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形成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
- 电话:400-028-3350
- 邮箱:15983293554@163.com
-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4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