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028-3350

为电瓶车安全装上标准“防护锁”

来源:乐虎电子国际    发布时间:2024-09-19 01:44:47
详细介绍

  近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起草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3854—2024)《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由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技术规范》通过规范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将有效提升电瓶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减少使用的过程中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消费者人身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我国电瓶车产销量迅速增加。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瓶车4228万辆,截至去年底,我国电瓶车社会保有量接近4亿辆。随着保有量的增长,电瓶车的安全问题日渐受到社会关注。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之前,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瓶车火灾约2000起,而在2019年之后,因电瓶车引发火灾事故大幅度增长,到去年增长到2.1万起。

  短短几年,因电瓶车引发火灾事故数量成倍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车用电池存在问题。应急管理部调查发现,80%以上的电瓶车火灾是由电池故障引起。电池设计不合理、非法改装、不规范充电、线路损坏或老化等,都会增加火灾风险隐患。

  我国电瓶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新兴起的产业,其之所以能迅猛发展,蓄电池的寿命和容量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早期,电瓶车蓄电池以铅酸电池为主,这种电池材料来源丰富,价格实惠公道,性能也比较安全稳定。最近几年,锂离子电池慢慢的变成为电瓶车主流动力选择。这还在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重量轻、充电时间短等优势,但其缺点是安全性相比来说较低,当受到挤压、碰撞、短路或存在设计缺陷时,易导致正常充电中电池安全防护失效而热失控着火。

  事实上,锂离子电池一直存在热失控风险,但正规大企业的产品安全性相比来说较高。从目前火灾事故案件分析不难发现,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极少出问题,发生火灾的多是小公司制作的产品以及“三无”产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电瓶车锂电池行业排名前9的企业,供货量约占市场总量的40%,后面100多家中小型企业的供货量占到30%,其余30%出自小作坊。小作坊技术水平有限,其所谓“生产”多是对旧电池进行翻新改装,这些电池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并且开展电瓶车和电瓶车电池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电瓶车电池抽查不合格率为22%。这个结果令人担忧。

  电瓶车用锂电池产品合格率不高,市场存在一些乱象,与该行业缺失标准规范直接相关。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公司进行生产,遵循的是国家推荐性标准或企业自己的标准。若缺少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范,企业在设计和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会第一先考虑成本和利润,降低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比如,有意减少电池的安全保护措施,电池安全管理系统简单化,未设置充满电即停功能等。

  在这种背景下,《技术规范》能够说是应时而生。该标准最大亮点在于,从顶层制度设计上填补了电池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是依据空白,犹如为电瓶车安全装上了一把标准“防护锁”。这会加快地方相关监督管理法规、政策性文件的制定进程,不仅契合民间期待,能从源头上全方面提升电瓶车电池质量水平,降低起火风险,筑牢电动车安全防线,也能促进行业发展规范和转型升级,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淘汰技术水平较低的小作坊,让电动车电池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从而促进电瓶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标准规范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协作配合,加强对生产销售企业监管,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行为,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使用电瓶车安全。